真空油淬爐的碳污染
來源:成都新德南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|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7-23 |
真空熱處理并不是“潔凈”的,“真空”和“潔凈”應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同的概念。在高真空條件下,隨著溫度升高,各種氧化物、化合物被分解,甚至金屬中的元素也會被蒸發(fā)出來,較重的物質彌散在真空腔內,并不容易被抽出,成為污染物。而被加熱金屬在高溫下,隨著真空度提高,表面更容易被活化,極易吸收彌散游離的分解物。尤其真空油淬爐加熱室內經(jīng)常帶入淬火油,以及擴散進入的真空泵油附著在加熱室殼體內壁、碳氈和加熱帶上,隨后在加熱中揮發(fā)出來成為滲碳劑。
彈性敏感元件多采用奧氏體不銹鋼、沉淀硬化不銹鋼、高溫合金、精密彈性合金制造,分別含有較多的鉻、鉬、釩、鈦、鈮等元素,與碳親和性很強,能形成一系列碳化物。而且這些合金碳含量都很低,對碳污染更敏感,加之元件的厚度很薄,多在0.07~0.30mm之間,在反復固溶加熱過程,甚至造成“貫穿性”滲碳,不僅使材料的冷作硬化率提高,破壞了成形性能,而且也改變了材料的其他理化性能。這種采用真空油淬爐固溶處理的工藝,已成為嚴重影響產(chǎn)品制造和使用性能的障礙。
1.碳污染案例
(1)故障現(xiàn)象一
某產(chǎn)品膜片采用AM350合金帶料制造,經(jīng)過真空油淬爐固溶處理后,在后續(xù)軋制過程,一邊厚,一邊薄,條料形成彎刀狀。
原因分析:條料在料筐中分上下兩層排列擺放,加熱過程上端與下端碳污染比中間嚴重,因此條料一側邊緣碳含量高,另一側碳含量低,造成兩側冷作硬化率不一致,從而導致軋制成彎刀狀。
(2)故障現(xiàn)象二
某膜片采用AM350合金制造,調整處理+時效處理后硬度為370~390HV,比設計≥430HV要求低很多。
原因分析:該膜片所用的條料在反復軋制過程至少進行過3次固溶處理,膜片的碳含量由原始的0.096%上升到0.21%,致使奧氏體穩(wěn)定性提高,馬氏體轉變Ms點下移,導致正常調整熱處理后的馬氏體轉變量減少,使后續(xù)時效沉淀強化效果減弱,硬度偏低。
(3)故障現(xiàn)象三
某波紋管采用3J1合金制造,管坯固溶處理后,盡管增加液壓壓強也很難脹形,且各段脹形有多有少,還容易破裂。
原因分析:管坯在真空油淬爐中加熱增碳,材料的冷作硬化率提高,脹形到規(guī)定尺寸需要更大壓強。而且管坯各部位碳污染程度不一樣,因此各段脹形也不一致。
2.被污染程度
真空油淬爐加熱碳污染程度的試驗中,表1反映了經(jīng)過近十年使用后的真空油淬爐加熱零件的碳污染程度;表2反映了經(jīng)過清理加熱室殼體內壁并更換了新的碳氈保溫層和加熱帶后,真空油淬爐加熱零件的碳污染程度。盡管這些試驗是試片整個截面的碳含量分析數(shù)據(jù),變化仍很大。
從表1、表2數(shù)據(jù)反映出:
(1)碳含量的增加都非常明顯,即使相對潔凈的加熱環(huán)境,只要真空加熱室內帶入少量淬火油就會產(chǎn)生碳污染。
(2)由于3J53含鎳高,被污染的少一些.
(3)與電工純鐵DT4C作比較,含鉻合金被污染的敏感性更強。
表 1
合金牌號 | 加熱溫度/℃ | 碳含量(%) | ||
原始材料 | 加熱時間 | |||
50min | 120min | |||
3J53 | 950 | 0.020 | — | 0.112 |
1Cr18Ni91Ti | 1050 | 0.0883 | 0.153 | — |
注:(1)3J53試片厚度0.12mm,被加熱了120min是隨其他制件固溶處理多爐次累加的大約時間。
(2)1Cr18Ni91Ti試片厚度0.20mm。
表 2
合金牌號 | 加熱溫度/℃ | 碳含量(%) | |||
原始材料 | 加熱時間 | ||||
25min | 60min | 120min | |||
3J53 | 950 | 0.0140 | — | — | 0.1001 |
DT4C | 880 | 0.0328 | — | — | 0.1482 |
PH15-7Mo | 1060 | 0.0648 | 0.0758 | — | 0.2721 |
AM350 | 1050 | 0.0950 | — | 0.1462 | 0.210 |
1Cr18Ni9Ti | 1050 | 0.0873. | 0.0968 | 0.1306 | 0.3241 |
注:試片厚度均為0.15mm。
試驗也說明,曾認為采用真空油淬爐淬火后,造成表面增碳是入油后產(chǎn)生的觀點有些片面。體積較大的零件在油中固然由于自身溫度和油作用可以產(chǎn)生滲碳,但薄的零件冷卻時間極短,不可能產(chǎn)生如此大的碳含量變化。雖然試驗沒有爐內碳勢數(shù)據(jù),但可以肯定,加熱過程碳污染也是主要因素。
3.改進措施
3J1、3J53合金對“淬火”冷卻速度要求比較快,一般采用水冷,目前選擇合適的氣氛保護淬火設備問題較復雜,還有待探討。而PH15-7Mo、AM350以及GH4169都是允許空冷的。
奧氏體不銹鋼固溶處理主要是防止碳化物Cr23C6的沉淀析出,一般Cr23C6在940℃以上完全溶解,在700~816℃約十幾秒至1min析出,在600℃需幾分鐘,550℃需幾十分鐘,450℃需要幾十小時或更多才能析出。因此,關鍵是通過600℃以上溫度所需的時間必須快。
壁厚0.15mm的0Cr18Ni9管坯,原始碳含量wC≈0.058%,采用單室金屬屏真空氣淬爐970℃加熱,2bar(1bar=105Pa)氬氣強制冷卻固溶后,碳含量未發(fā)生明顯變化,其杯突值8.2~8.5mm,塑性良好,600℃敏化處理后也未發(fā)生晶間腐蝕。從記錄儀上查出,即使氬氣壓強僅有2bar,其冷卻速度在700℃時與6bar條件基本一樣,在600℃時僅相差1min左右,用了3.5min,之后距離逐漸拉大。也就是說,利用壁薄熱容量少的特點,在氬氣≥2bar壓強條件下,可以滿足許多奧氏體不銹鋼、沉淀硬化不銹鋼、高溫合金彈性元件固溶冷卻的要求。
作者:葉麗梅,單位:成都成航工業(yè)安全系統(tǒng)有限責任公司
作者:劉連生,單位:太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
來源:《金屬加工(熱加工)》雜志